劳动仲裁程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金华婺城法律咨询
2025-04-12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的规定,劳动仲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首先,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,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。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,逾期不提的视为放弃申请权利。其次,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,应在7日内进行审查,并决定是否受理。如果申请符合法定条件,仲裁委员会将通知双方当事人,并安排仲裁日期。在仲裁过程中,双方当事人有权提供证据、发表意见和申辩。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后5日内作出仲裁裁决,并送达双方当事人。最后,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,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二条:本法适用于因劳动合同纠纷、工资支付、劳动时间、休息休假、劳动安全卫生、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劳动争议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纠纷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五条:劳动者可以作为当事人直接申请仲裁,或者通过工会代表申请仲裁。用人单位是被申请人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十八条: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,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。法律对时效有特别规定的,从其规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二十条:劳动争议发生后,当事人可以先申请调解,调解不成的,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申请调解的时效期间和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不互相影响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三十条: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,除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外,以裁决为终了。
下一篇:暂无 了